食物安全中心最近從入口、批發(fā)及零售層面抽取大閘蟹作化學及微生物測試,十一月六日公布106個樣本的測試結果,全部測試結果滿意。
化學測試包括檢測獸藥殘余(包括氯霉素、磺胺類、四環(huán)素、硝基呋喃類及孔雀石綠)、金屬雜質(例如水銀、鉛及砷)、人造激素及染色料(例如蘇丹紅),而微生物測試則檢驗寄生蟲。
中心發(fā)言人說:“雖然測試結果滿意,市民仍需小心選購及進食這時令食品。業(yè)界則應入口附有衞生證明書的大閘蟹及向可靠的供應商購買,而待售的大閘蟹必須存放于雪柜。”
發(fā)言人同時建議市民于購買、貯存、處理及烹煮大閘蟹時,留意「食物安全五要點」,既可安心享用時令美食,又能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食物安全五要點」包括:
精明選擇
* 應向可靠和衞生的店鋪或食肆選購大閘蟹;及
* 購買外殼完整、有光澤和沒有異味的大閘蟹。
保持清潔
* 烹煮前,先用刷把蟹身、爪和鉗清洗干凈;及
* 進食大閘蟹前,要用梘液和清水清洗雙手。
生熟分開
* 避免交叉污染,應先把大閘蟹貯存在有蓋容器內才放進雪柜,并與其他食物分開存放。
徹底煮熟
* 要徹底煮熟大閘蟹及清除內臟才可進食;及
* 大閘蟹不宜生食。鹽、醋、酒和日本芥辣等調味料并不能殺死可能寄生在蟹內的細菌和寄生蟲。
安全溫度
* 煮熟的大閘蟹應盡快進食,不應將已煮熟的大閘蟹存放于室溫超過兩小時。
消費者也應注意均衡飲食,避免進食過量大閘蟹,尤其含高膽固醇的蟹黃及蟹膏。長期病患者更須節(jié)制進食大閘蟹的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