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染色饅頭到毒豆芽,還有近期備受關注的“塑化劑”事件,統(tǒng)統(tǒng)都與“非法添加”沾上邊。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已成為百姓餐桌上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國務院于今年4月份發(fā)布《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jiān)管的通知》,隨即,一場打擊食品非法添加的“風暴”席卷全國。各省市多項嚴厲措施也隨之出臺。
除了嚴格執(zhí)法、加強監(jiān)管以外,廣東、西安、河北、山東等地還出臺相應獎勵“舉報”措施,根據舉報信息重要程度給予不等獎勵,有些地方最高獎勵可達30萬。部分地區(qū)舉報獎勵措施如下:
江蘇省常州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食品安全舉報投訴處理辦法(試行)
對于打擊食品生產“非法添加”而采取的“重獎舉報”措施,食品論壇各位網友對本話題話題展開了討論。(討論地址:食品安全大家談——重獎“舉報”對食品行業(yè)“非法添加”行為影響幾何?)
一、部分網友認為:重獎舉報對遏制"非法添加"行為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是由于當前舉報制度不健全、社會道德水平、監(jiān)管的力度等多因素影響下,其積極意義具有相當局限性。
對于打擊食品生產“非法添加”而采取的“重獎舉報”措施,食品論壇各位網友對本話題話題展開了討論。(討論地址:食品安全大家談——重獎“舉報”對食品行業(yè)“非法添加”行為影響幾何?)
一、部分網友認為:重獎舉報對遏制"非法添加"行為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是由于當前舉報制度不健全、社會道德水平、監(jiān)管的力度等多因素影響下,其積極意義具有相當局限性。
網友:xilinxu
應該有一定作用滴,但是重要的還是制度的建設啊。記得有人曾經說過: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變好人,而壞的制度則相反!!
目前的食品安全問題是中國現(xiàn)實的社會道德問題在食品領域的反映,你看全社會度沒有誠信,而偏偏要求食品人道德高尚,誠信做人,說說說可以滴,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滴啊
網友:dx163com
應該這樣做,而且要保護舉報人的隱私,不得透露;拯救食品行業(yè)還要來點狠手段,抓著就要嚴懲。
網友:老破孩_z
病急亂投醫(yī)
啥法都想出來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還是能爆料出來一點東西的吧
網友:縱貫線
重獎舉報效用大小關鍵是"裁判員"的公正性了。個人認為,對小作坊、小企業(yè)有效果;但對具備一定影響力的規(guī)模企業(yè)其作用就不好講了,在這種情況下感覺能保護好舉報人就是大仁大義了!
過幾天看看"伊利被網帖實名舉報"的處理結果,就會知道"重獎舉報"的實際效用了。
網友:wsf123
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期的效果難說了!溫家寶總理說過現(xiàn)在屢出不窮的各類食品質量安全的案例反映了處在經濟高速發(fā)展中的中國道德水品的滑坡!真是一針見血的說法!
網友:ssg1970
作用肯定是有的!
但還取決于監(jiān)管的力度,目前好多企業(yè)行為作為監(jiān)管部門是默許的,直到出現(xiàn)問題才去真正的去實施監(jiān)管;另一方面就是食品企業(yè)要嚴格自律,畢竟食品是直接關系到生命安全的大事情,切實負起責任來,讓"做什么的不吃什么"成為過去!
二、也有部分網友并不看好重獎舉報措施對遏制"非法添加"的作用。
網友:y8d4p
都是形式而已。
政府想做為,政府要作為,為了政績?yōu)榱诵蜗?,但是主管部門呢?
穩(wěn)定是第一位的,看看臺灣塑化劑搞定一個行業(yè)被洗牌,而瘦肉精呢,難道就雙匯有,雨潤你就干凈么?三聚氰胺也不過是半拉子工程!要問為什么?!很簡單,穩(wěn)定?。?!
社會不能被食品安全嚇到,總體而言我們的天朝的食品還是安全的?
網友:楚天歌
制度的不健全,標準更新跟不上,誠信的普遍缺失,道德的淪喪,"有關部門"的不作為……
所以它只好靠"懸賞"來抓點小魚小蝦的充充數,來作為自己的"政績"
網友:4502960
不是很看好 國家近期出臺的巨獎措施,真正要做還是要從源頭開始,買不到那些添加劑 看他怎么加!
網友:gsn0117
很顯然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效果,以下幾點決定了:
1. 職能監(jiān)管部門的貪婪及貪污的良好習慣;
2.職能部門的愚蠢和不專業(yè);
3.在我國的國情下,舉報人隱私得不到保護;
4.我國國情的一陣風;
5.質量安全本身就是國家高層轉移高房價話題的障眼法;
6.舉報人得不到獎勵,而監(jiān)管部門的親戚得到了獎勵;
7.你舉報時,他們說他人已舉報過了;
……
網友:東海釣夫
個人感覺基本沒什么用途,大環(huán)境不改善,只知道一波又一波的折騰,只會把守法企業(yè)折騰慘了,尤其是中小型企業(yè)。
三、對于本措施,部分網友提出一些建議,主要包括:1、遏制非法添加,還需加強非法添加物質的源頭管理。2、嚴密保護舉報人隱私。3、完善舉報措施,防止惡意虛假舉報等意外行為而造成被舉報方一定損失。
網友:長以巴猴
雖然政府職能部門很重視,經常采取專項行動,但是我覺得還是根本是緊抓源頭--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者和經營者
網友:子午
現(xiàn)在的舉報工作最難的一點還是如何確保舉報人的隱私,很多時候政府部門說的很好,背地里又會告訴被舉報的單位的。
網友:非正統(tǒng)專業(yè)人士
最關鍵的還是要建立舉報者保護機制,重不重獎還在其次。舉報的原因多種多樣,很多人并不是沖著錢去的。如果舉報之后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多人就會退縮,畢竟個人相對于一個公司還是處于弱勢,政府不出面保護,受傷的往往是舉報人。
網友:weiwok
源頭管理,重點關注,嚴格審批,提高公眾的誠信意識,只有全民意識,全民行動,才能有效減少類似事件的發(fā)生。不然,僅僅是一陣風就結束了,沒啥效果。三聚氰胺倒下了三鹿,但是現(xiàn)在不是還有奶制品中能查出么?關鍵在于對于源頭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