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訊 據(jù)外媒報道,近日一項研究顯示,一個國家巧克力的攝取量越高,按人均計算的諾貝爾獎得主越多。
該項研究刊登在《新英格蘭醫(y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研究人員開始分析了23個國家攝取巧克力的資料,并與維基百科(Wikipedia)的人均諾貝爾獎得主國家排名進行了對比。
研究顯示,巧克力的攝取量與諾貝爾獎人均數(shù)量呈相關性。
維基百科中的人均諾貝爾獎數(shù)量顯示,瑞士排第一位,其次為瑞典與丹麥,而美國排名中等。
本次研究中的圖表統(tǒng)計顯示,瑞士人巧克力攝取量最高,接著是瑞典人與丹麥人,美國則在排行榜中間。
據(jù)了解,這不是第1次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似乎不太合乎邏輯的研究結果。曾有研究指出,歐洲國家送子鳥數(shù)量與生育率有關;另有研究顯示男性自殺率和太陽黑子有關。
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柯內爾(Eric Cornell)稱,一國巧克力攝取量與國家富裕程度有關,而高品質科學研究也與國家富裕程度相關,因此以此類推,巧克力攝取量會與高品質研究有關,但中間沒有因果關系。
原文鏈接:<http://www.foxnews.com/health/2012/10/11/eat-chocolate-win-nobel-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