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抽檢的糧食及其制品主要包括小麥粉、大米、掛面、方便食品及其他糧食加工品等。抽檢依據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食品整治辦(2009)5號《關于印發(fā)《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二批)》的通知》、關于印發(fā)《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三批)》的通知、衛(wèi)生部等7部門關于撤銷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的公告(2011年 第4號)、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等5部門《關于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guī)定的公告》2014年第8號、《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預包裝冷藏膳食》(DB 31/2025-2014)等標準及產品明示標準和指標的要求。抽檢項目包括鉛、汞、砷等重金屬,六六六、滴滴涕等農藥殘留,黃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以及食品添加劑和微生物指標等31個指標。共抽檢糧食及其制品樣品267批次,涉及18個生產省份,發(fā)現不合格樣品4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1.5%。其中:
1. 方便食品60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3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5%,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霉菌。
2. 其他糧食加工品125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1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0.8%,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菌落總數。
3.抽檢小麥粉16批次、大米42批次、掛面24批次,均未發(fā)現不合格樣品。
本市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已依法對不合格食品采取下架、召回措施,并對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的企業(yè)進行立案查處。
消費提示:霉菌屬于微生物指標,微生物指標可反映食品被污染的程度,食用霉變的食物后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輕則腹瀉,重則引起呼吸道、過敏性等疾病。由于霉素對溫度有頑強的耐受力,因此經霉菌污染的食物不能吃。造成該指標不合格,主要是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控制不嚴,加工過程中溫度、空氣因子、水分等參數控制不到位,包裝密封性不好,人員衛(wèi)生、生產環(huán)境、包裝間空氣中含微生物因子,商品運輸、貯存的環(huán)境條件達不到要求等均可能導致霉菌超標。
菌落總數屬于指示菌,雖不具有致病性,但反映該食品生產經營衛(wèi)生狀況不佳。
抽檢產品信息見附表1、2。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