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海國際漁業(yè)博覽會最全參觀指南攻略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溫馨提示
l距離展會開幕僅剩一周不到
l提前獲取隨申碼,行程碼
l隨身攜帶身份證原件
l參觀展會全程佩戴口罩
識別下方二維碼進行實名登記注冊
![2 預(yù)登記](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2 預(yù)登記](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參觀展會必須攜帶本人身份證
參觀時間
2020年8月26日(周三)?9:00-17:00
2020年8月27日(周四)?9:00-17:00
2020年8月28日(周五)?9:00-14:00
展會位置
展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W1-W3,W5,N1-N4館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龍陽路2345號
觀眾參觀注意事項
參觀須知
一、參觀展會請攜帶身份證原件并注意現(xiàn)場全程佩戴口罩。海外、港澳臺人士請攜帶護照、港澳通行證、臺胞證原件;
二、入場需保證隨申碼、行程碼必須為綠色,并配合測量體溫及安檢;
三、為了保證參觀順利,請您提前線上登記并截圖保留成功注冊后獲得二維碼回執(zhí)。
★ 現(xiàn)場憑登記成功二維碼回執(zhí)至展會現(xiàn)場服務(wù)臺換取展會胸卡
常見問題解答
● 參觀展會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1、所有進館人員須在參展前做好自我健康狀況監(jiān)測,確保以下幾點:
① 本人及密切接觸者無發(fā)熱、咳嗽、乏力、腹瀉等癥狀方可來滬。
② 去過重點地區(qū)人員參展前完成14天隔離。
?、?來滬前需做好個人健康申報,并生成綠色隨申碼(可通過微信“隨申辦”小程序或支付寶“健康碼”板塊辦理)。沒有綠色隨申碼的人員不得進入展館。
2、所有參展參會人員應(yīng)在正規(guī)的符合衛(wèi)生防疫條件的賓館住宿,做到在展期內(nèi),盡量不去除展會場地之外,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必帶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自覺遵守展館和當(dāng)?shù)氐母黜椃酪咭?guī)定。
● 什么是實名制入場?
所有展會證件均須提供身份證號申請?,F(xiàn)場憑已注冊的身份證原件,通過閘機刷驗身份證及人臉識別后入場。港澳臺地區(qū)的人員和常住中國的外籍人員須出示有效證件并至登記柜臺登記。
● 進展館是否必須佩帶口罩,如未攜帶怎么辦?
整個參展或觀展期間必須全程佩帶口罩。如未攜帶,可至入口防疫物資派發(fā)點領(lǐng)取。
● 展會現(xiàn)場有防疫措施嗎?是否安全?
有,展會現(xiàn)場設(shè)立了醫(yī)療點,防疫隔離點,防疫物資派發(fā)點,專門針對防疫防控。
展館攻略
新國際-展館功能圖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交通攻略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展會地點(目的地):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W1-W3,W5,N1-N4館)
中國·上海浦東新區(qū)龍陽路2345號
火車站
高鐵·虹橋火車站——目的地
乘坐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下,乘坐展館巴士到達
打車車費預(yù)計 101元左右
上?;疖囌?mdash;—目的地
地鐵4號線(外環(huán))至鎮(zhèn)坪路站換乘地鐵7號線花木路方向,到達花木路站
打車車費預(yù)計 50元左右
上?;疖嚹险镜竭_——目的地
地鐵1號線至常熟路站換乘地鐵7號線到達花木路站
打車車費預(yù)計 61元左右
機場
虹橋機場到達——目的地
1號航站樓
機場大巴三號線—龍陽路地鐵站下,乘坐展館巴士到達
打車車費預(yù)計 83元左右
2號航站樓
乘坐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下,乘坐展館巴士到達
機場大巴三號線—龍陽路地鐵站下,乘坐展館巴士到達
打車車費預(yù)計 95元左右
浦東機場到達——目的地
磁懸浮高速列車
機場大巴三號線—龍陽路地鐵站下,乘坐展館巴士到達
乘坐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下,乘坐展館巴士到達
打車車費預(yù)計 114元左右
現(xiàn)場同期活動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主辦方聯(lián)系方式
▼ 參展查詢,請聯(lián)絡(luò):
電話:+86-21-61276585
郵箱:weishijun@ite-gehua.com
▼ 參觀咨詢及媒體合作,請聯(lián)絡(luò):
電話:+86-21-61270395
郵箱:inger.ding@ite-gehua.com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