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和食用植物的傳統(tǒng)知識對人類健康仍發(fā)揮重要作用。隨著科學研究對人類健康認識的加深,以及現代醫(yī)學在治療諸多疾病例如代謝性疾病面臨的困境,藥用和食用植物相關傳統(tǒng)知識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學與自然資源管理課題組依托昆明植物所以及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科研平臺,在中國和緬甸開展深入的藥食用植物相關傳統(tǒng)知識研究。科研人員分別對云南杜鵑花屬食用植物(圖1)、南疆藥茶植物(圖2)、緬甸孟族藥用植物(圖3)以及緬甸南撣邦榕屬藥食用植物的傳統(tǒng)知識(圖4)展開系統(tǒng)的定點研究。這些研究闡述了在不同地區(qū)當地民族基于當地的生物文化多樣性形成豐富多元的藥食用植物傳統(tǒng)知識,探討這些傳統(tǒng)知識在當地人健康保健中發(fā)揮的作用以及這些知識對現代醫(yī)學研究的意義,并討論這些植物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
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分別以Poisonous delicacy: Market-oriented surveys of the consumption of Rhododendron flowers in Yunnan, China、documenting the heritage along the Silk Road: An ethnobotanical study of medicinal teas used in Southern Xinjiang, China、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used by the Mon people in Myanmar、The uses of fig (Ficus) by five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in Southern Shan State, Myanmar為題,發(fā)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上。研究工作得到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中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項目等的資助。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圖1.云南集市售賣食用杜鵑花的地域分布及當地人對其安全性的傳統(tǒng)知識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圖2.南疆藥茶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傳統(tǒng)健康功效,安全性及可持續(xù)性評估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圖3.緬甸孟族藥用植物相關傳統(tǒng)知識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圖4.緬甸撣邦南部五個民族利用八種榕屬藥食用植物的傳統(tǒng)知識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