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文媒體消息,3月1日,緬甸央行加強了進出口貿易監(jiān)管,大米、玉米等出口產品,重新被納入結匯名單。受外匯政策影響,大米、玉米價格持續(xù)下跌,為了減少虧損,已有出口商暫停減少出口貿易。
此前,邊境大米及相關產品外匯收入無需換算成緬幣,出口商在收到外匯收入后,可以自由的支配100%的外匯收入。3月1日起,緬甸當局實行了新政策,大米、玉米等出口商,在收到外匯后,須在一天的時間內將65%的出口所得外匯換算成緬幣。
妙瓦底邊貿站一名玉米商人表示,在加強外匯監(jiān)管后,一拽1300緬幣的玉米價格,現(xiàn)在已經跌至1拽1200緬幣左右,每個地方的價格漲跌情況也不一樣。3月1日新增的6類結匯出口產品中,有豆類、玉米、芝麻、花生、橡膠、水產及活體動物。
有玉米商人表示,因為當局的政策,邊貿出口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運輸費,但是,玉米價格仍有希望回暖。緬甸玉米出口國家多達70個,除了邊貿通道外還通過海運出口至國外,緬甸境內每年生產的玉米量為230萬噸~260萬噸左右。
2022年玉米開市季節(jié),一拽玉米的價格在800緬幣左右,2月份妙瓦底邊貿通車后,一拽玉米的價格隨著采購訂單增加,上漲到1拽900緬幣左右。之后,隨著海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一拽玉米的價格上漲至1000緬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