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SeafoodNews 3月30日消息,荷蘭合作銀行國際高級行業(yè)分析師Gorjan Nikolik表示,海產品貿易趨勢近年來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Gorjan Nikolik在北大西洋海產論壇上表示,中國已經從世界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國轉變?yōu)閮?a href='http://unionsn.com/tag_951.html' class='zdbq' title='進口相關食品資訊' target='_blank'>進口國,這使得挪威在近十多年來一直在出口商排名中位居榜首,但它可能不會保持很長時間,因為厄瓜多爾正穩(wěn)步通過其蝦業(yè)的持續(xù)增長超越挪威。
Gorjan Nikolik表示,這個南美國家有可能在未來七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國。
2012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國,緊隨其后的是挪威、泰國和智利,2017年,中國仍處于領先地位,挪威、印度、智利和厄瓜多爾緊隨其后,但在2022年,隨著中國海產品以1.8%出口和10%進口的增長速度,中國成為一個凈進口國。在同樣的十年里,厄瓜多爾從第9位凈出口國位置升至第2位。
世界在短短的幾年內發(fā)生了變化,挪威已位居海產品供應國第一的位置,但以生產蝦為基礎的厄瓜多爾或將有機會在2030年成為第一大海產品供應國。
Gorjan Nikolik指出,挪威的貿易主要集中在養(yǎng)殖三文魚,而厄瓜多爾的貿易主要建立在蝦的生產上,兩國之間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厄瓜多爾的出口貿易是從向美國和歐盟市場出售蝦開始的,但最近它變得更加依賴于中國,如今它大約60%的蝦出口到中國。
在過去兩年中,厄瓜多爾蝦類產品出口總額翻了一番,從30億美元增加到60多億美元。
蝦和三文魚一直是全球海產品貿易的兩大主導者,盡管疫情期間給出口國帶來了挑戰(zhàn),但蝦和三文魚的銷售額超過了250億美元。
Gorjan Nikolik認為,中國海產品的消費現(xiàn)狀正在發(fā)生變化,隨著人口老齡化,中國市場會越來越依賴進口海產品。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