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保護團隊在新煙堿類農藥噻蟲啉對蜜蜂嗅覺選擇性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生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上。
噻蟲啉屬低毒型新煙堿類農藥,由于具有親脂性,易在蜂巢中殘留,幼蟲整個生活過程暴露在蜂巢內,對成年后的蜜蜂產(chǎn)生暴露風險。課題組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噻蟲啉在亞致死劑量可顯著影響蜜蜂健康水平,但對嗅覺選擇性的影響尚不明確?;诖?,課題組模擬蜂巢蜜蜂幼蟲期暴露噻蟲啉,在亞致死劑量0.5 mg/L和1.0 mg/L下連續(xù)飼喂蜜蜂幼蟲6天,分析發(fā)現(xiàn)噻蟲啉導致成年蜜蜂觸角對花香和信息素檸檬醛的EAG反應幅值均顯著下降,但提高了觸角的嗅覺選擇性。此外,噻蟲啉損害了成年蜜蜂的學習效率以及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行為;同時,在蜜蜂學習訓練之后的觸角電位活動EAG顯示噻蟲啉降低了EAG的反應幅值和氣味敏感,導致學習能力下降。結果說明在幼蟲期接觸噻蟲啉可以破壞新出房蜜蜂的觸角對嗅覺信息的編碼,導致對氣味的感知以及學習記憶行為受損。
農用化學品(包括除草劑、殺蟲劑、真菌劑、殺螨劑等)的過度使用被認為是導致蜜蜂數(shù)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并且會影響蜂產(chǎn)品的質量安全與品質。本研究對于蜜蜂幼蟲期慢性暴露農用化學品的風險評估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科英才-青年英才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吳艷艷)
原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hys.2023.1114488
原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hys.2023.1114488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