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個月,厄瓜多爾的養(yǎng)殖蝦出口量增長了15%,達到91萬噸,使該國有望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并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世界第一蝦生產國的地位。
盡管厄瓜多爾白蝦的出口增長,但在今年 1-9 月期間厄瓜多爾白蝦出口的平均價格下滑了 18%,主要原因是歐洲和美國需求疲軟。
厄瓜多爾 99% 的蝦產品用于出口,去年出口量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 106萬噸,價值超過 66 億美元(60 億歐元)。
在全球 COVID-19 疫情后,對中國的出口量反彈,繼續(xù)提振出口數(shù)量。2023年1月至9月底,對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26%,達到55萬噸。
疫情爆發(fā)前,厄瓜多爾白蝦行業(yè)就曾宣布有意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轉向其他市場,但事實證明,中國的需求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厄瓜多爾提供了中國70%的蝦進口量,而印度的這一比例為18%。
2023年前九個月,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占厄瓜多爾蝦類出口的60%,同比下降2%。
與此同時,從 1 月到 9 月底,對美國主要市場的出口量比 2022 年同期增長了 4%,略高于 3.37 億磅。
中國市場以及美國市場冷凍蝦庫存居高不下,加上消費者需求減少,導致今年上半年美國蝦進口量急劇下降,但人們對未來幾個月市場復蘇的樂觀情緒日益增強。
歐洲主要是帶頭帶殼蝦的市場。來自法國的訂單減少,但今年前 9 個月,對歐洲的發(fā)貨量增長了 9%,略高于 3.46 億磅。
9 月份,厄瓜多爾白蝦行業(yè)的全球出口額增長了 13%,達到 2.37 億英鎊,其中對中國、美國和歐洲的出口量都在增加。
荷蘭合作銀行高級全球海鮮分析師 Gorjan Nikolik 表示,厄瓜多爾供應增長和全球需求疲軟共同推動了全球蝦類行業(yè)價格暴跌,該行業(yè)約 80% 的產品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
業(yè)內消息人士預測,今年剩余時間印度養(yǎng)殖蝦總產量將減少 20%。
過去 12 個月的蝦價低迷導致許多印度生產商休耕其養(yǎng)殖場或轉而種植淡水蝦和魚等替代品種。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