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極端高溫熱害等頻繁發(fā)生,給玉米生產(chǎn)帶來嚴重影響。目前,國內外對于玉米耐熱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相對有限,只有少數(shù)幾個基因的功能被解析。熱激轉錄因子HSF家族,作為植物熱脅迫反應的關鍵轉錄因子,在玉米應答高溫脅迫中的作用機制仍然未知。
為了鑒定玉米核心耐熱轉錄因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梅團隊構建了熱脅迫轉錄組圖譜。共表達網(wǎng)絡分析揭示了HSF和ERF家族顯著富集在“熱響應”類別的模塊中,進一步鑒定到了核心熱激轉錄因子ZmHSF20。為了確定ZmHSF20的功能,研究人員創(chuàng)制了Zmhsf20缺失突變體和過表達株系。與野生型相比,高溫脅迫下,ZmHsf20過表達株系對高溫更加敏感,而Zmhsf20突變體玉米耐熱性增強,這表明ZmHSF20負調控玉米耐熱性。
為了進一步探究ZmHSF20調控玉米耐熱性的分子機制,研究人員鑒定到ZmHSF20下游基因纖維素合成酶基因ZmCesA2和熱激轉錄因子ZmHsf4,發(fā)現(xiàn)ZmHSF20對ZmCesA2和ZmHsf4的表達具有抑制作用,而ZmHSF4和ZmCesA2則具有轉錄激活表達的調控關系。Zmhsf4突變體對熱脅迫更加敏感,過表達ZmCesA2和ZmHsf4則導致耐熱性增加。研究進一步通過創(chuàng)建Zmhsf20-1Zmhsf4-1雙突突變體,證實在熱脅迫反應中ZmHSF4在ZmHSF20下游發(fā)揮作用。研究結果表明,Zmhsf20突變體具有更強的耐熱性可能是ZmCesA2和ZmHsf4上調表達所致。此外,通過細胞超微結構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Zmhsf20突變體和ZmHSF4過表達株系的細胞壁相對野生型在高溫條件下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同時,ZmHSF20通過影響ZmCesA2的表達協(xié)同調控了細胞壁合成相關基因ZmPAL1等的轉錄水平參與細胞壁建成?;谏鲜鲅芯拷Y果,研究人員提出了以ZmHSF20為核心的玉米高溫脅迫響應模型:在Zmhsf20突變體中,ZmHsf4和ZmCesA2的表達相對在野生型中明顯提升,ZmHSF4進一步促進ZmCesA2的表達,從而增加玉米的纖維素含量和細胞壁相關基因的表達,影響細胞壁的穩(wěn)定性,增強玉米的耐熱性。
該研究闡明了ZmHSF20-ZmHSF4-ZmCesA2協(xié)同調控玉米耐熱性的機制,揭示了纖維素合成和耐熱性之間的關系,為提高玉米耐熱性提供了基因資源,為創(chuàng)制耐性品種提供了新途徑。
近日,相關成果發(fā)表在《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的支持。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