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活牛與牛肉出口被視作澳洲與中國貿易未來的希望,且澳中自由貿易協(xié)定(FTA)的簽署降低了澳洲牛肉出口中國的關稅,但澳洲對中國的牛肉出口總量卻呈現下滑的趨勢。對此,《澳中活牛與牛肉出口關系》(THE SINO-AUSTRALIAN CATTLE AND BEEF RELATIONSHIP)報告解釋了澳洲牛肉供應商無法受益的原因。
澳中牛肉出口大幅下滑
The conversation網25日報道,數據顯示,盡管2011年至2013年,澳洲對中國的牛肉出口量翻了20倍,但2014年,澳中牛肉出口量卻下滑了28%。同時,澳洲肉類和牲畜協(xié)會(MLA)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澳洲牛肉出口卻較2015年減少了33%。
《澳中活牛與牛肉出口關系》報告認為,此前澳中牛肉出口激增僅是受短期因素影響的巧合。
雖然澳洲的干旱季節(jié)令活牛屠宰數量增加,但隨著雨季的到來意味著畜群的數量需要被補充。
中國對澳牛需求減少
上述報告認為,另一個導致澳中牛肉出口量下滑的原因是中國消費者對牛肉需求的減少。曾經作為流行奢侈食品的牛肉,受中國的反腐行動影響導致需求減少。
同時,對于大部分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并不需要每天食用牛肉。雖然另一份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城市人口平均食用的牛肉較2000年多出28%,但豬肉的消耗量仍是牛肉的8倍,且這一情況近年來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出口成本增長成阻礙
雖然決策者試圖通過貿易政策的突破來刺激出口,但效果不大。去年7月,一份新健康檢疫草案的簽署令澳洲成為唯一合法向中國出口活牛的國家。當時農業(yè)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曾預計,10年之內,澳洲向中國出口的活牛數量將從現有的每年12萬頭增長至100萬頭。
不過,雖然新草案令活牛出口存在技術上的可能性,但其細則卻增加了運輸成本。一份最新的報告表示,考慮到成本問題,每年運輸100萬頭活牛不太可能發(fā)生。
牛肉出口國際競爭激烈
雖然澳洲在對中國牛肉出口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國際上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盡管2012年中國因瘋牛病禁止從巴西進口牛肉,但解禁后,2015年9月巴西對中國的冷凍牛肉出口量已超越澳洲。
除巴西外,烏拉圭、加拿大、阿根廷、美國甚至印度也將成為需要留心的競爭對手。
對未來前景保持樂觀
雖然諸多因素導致澳中牛肉出口面臨挑戰(zhàn),但《澳中活牛與牛肉出口關系》報告仍對未來前景保持樂觀。
首先,由于城市居民消費的牛肉是農村居民的4倍,中國人口的城市化將幫助牛肉需求上漲。
此外,經合組織(OECD)曾預測2030年,中國中產階級將超過8.5億人,同樣有助牛肉需求增長。
從中國對澳洲牛肉產業(yè)投資增長的速度來看,無論是畜牧還是屠宰,都有助潛力巨大的澳中牛肉出口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