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Intrafish 12月15日消息,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分析師Gorjan Nikolik預測,美中關系和英國退歐將是2021年的主要貿易問題,但包括后疫情時代復蘇在內的一系列其他問題也將影響全球蛋白質產品貿易。
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結果將可能產生不止歐盟范圍內的更廣泛影響,荷蘭合作銀行認為,豬肉和牛肉在歐盟的供應會過剩,而在英國的價格會上漲,英國零售和餐飲服務業(yè)的標準將決定進口商的來源。
Gorjan Nikolik指出,海產品在此疫情中遭受的損失比任何其他物種都要大,而且這種傷害會延續(xù)至2021年,厄瓜多爾蝦和智利鮭魚生產商都在盡最大努力從COVID-19病毒造成的市場中斷中恢復。
部分生產商減少了2021年鮭魚產卵數(shù)量,預計2021年鮭魚的價格會更高,全球的供應量會減少8%-9%,荷蘭合作銀行的分析依然對明年蝦類產品的前景表示樂觀,預計產量會反彈8%。
餐飲業(yè)的復蘇為海產品需求提供了空間,零售行業(yè)和電子商務平臺為海產品開拓了新的銷售渠道。Gorjan Nikolik表示,中國占世界豬肉消費量的一半,隨著中國和周邊國家的豬肉生產商從2018年爆發(fā)的非洲豬瘟疫情中恢復過來,主要供應鏈更加關注食品的安全性和加工成本。
Gorjan Nikolik沒有指出非洲豬瘟與海產品消費增加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但海產品不被視為豬肉的天然替代品。有數(shù)據(jù)顯示,隨著收入的增加,在中國,國產和進口魚類的消費都在增加。荷蘭合作銀行指出,中國市場的海產品需求,尤其是進口海產品的銷售彈性很大,水產養(yǎng)殖類的銷售增長速度比其他任何蛋白質都要快,單憑這點就能說明它正在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