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3月24日,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1年省科技計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形式審查結果,其中,食品領域有43項項目通過審查,另外,還有9項項目存在材料缺漏的問題。
原文鏈接:http://dost.hainan.gov.cn/xxgk/xxgkzl/xxgkml/202203/t20220324_3160484.html
2021年海南省科技計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形式審查結果匯總表.xls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lián)系news@foodmate.net。
食品領域2021年海南省科技計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形式審查結果匯總表 | |||||||||
序號 | 業(yè)務類別 | 受理編號 | 項目名稱 | 申請經費 | 承擔單位 | 項目負責人 | 審查結論(通過/材料缺漏/不通過) | 不通過原因 | 需補充的材料 |
2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92 | 木薯MeAHL17在細菌性枯萎病應答中的功能及其優(yōu)異單倍型挖掘 | 8 | 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三亞研究院 | 王雨 | 通過 | ||
3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99 | 轉基因水稻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環(huán)境安全評價體系的建立 | 8 | 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三亞研究院 | 陳怡 | 通過 | ||
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34 | 栽培稻向海南普通野生稻群體的基因漂移研究 | 8 | 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三亞研究院 | 姜曉琦 | 通過 | ||
8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06 | 卵形鯧鲹肌肉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及其調控的分子機理 | 8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 | 賀艷 | 通過 | ||
1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13 | 斑節(jié)對蝦來源黃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發(fā)掘與作用機制研究 | 8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 | 孫建安 | 通過 | ||
21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22 | 凡納濱對蝦CRISPR/Cas9基因編輯體系的建立 | 8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 | 楊志輝 | 通過 | ||
2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28 | 溫-鹽互作對駝背鱸幼魚生長代謝的調節(jié)機制研究 | 8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 | 程潔 | 通過 | ||
25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36 | 駝背鱸(Cromileptes altivelis)生長抑素基因敲除F0代群體的構建及其生長性狀評估 | 8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 | 葉質 | 通過 | ||
26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63 | 豹紋鰓棘鱸高通量轉錄組分析及體色增紅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 | 8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 | 韋存 | 通過 | ||
28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27 | 麒麟菜(Eucheuma denticulatum)側枝高效誘導方法的建立 | 8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 | 唐磊 | 通過 | ||
31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35 | 低碳背景下海南生鮮農產品冷鏈運輸問題研究 | 8 | 武漢理工大學三亞科教創(chuàng)新園 | 唐勇平 | 通過 | ||
60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58 | 極端波浪與流作用下深遠海養(yǎng)殖裝備立柱-網衣組合結構流固耦合動力特性研究 | 8 | 上海交通大學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 | 陳子和 | 通過 | ||
61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66 | 應用豬模型研究表面活性劑代謝異常導致的肺病 | 8 | 三亞豬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研究院 | 王峰 | 通過 | ||
62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74 | 基于五指山小型豬構建精準模擬病人基因突變的科凱恩氏綜合癥疾病模型研究 | 8 | 三亞豬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研究院 | 謝精科 | 通過 | ||
63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76 | 免疫球蛋白完全人源化豬模型的構建 | 8 | 三亞豬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研究院 | 毛俊杰 | 通過 | ||
6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79 | 重癥免疫缺陷與肝損傷點突變五指山豬模型的培育 | 8 | 三亞豬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研究院 | 葛維凱 | 通過 | ||
65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84 | 利用基因敲除小型豬模型研究載脂蛋白A5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中的作用及機制 | 8 | 三亞豬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研究院 | 閆海釗 | 通過 | ||
7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89 | GSK3類激酶抑制油菜素甾醇信號調控水稻耐旱性的機制解析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 | 童紅寧 | 通過 | ||
75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13 | 棉花南繁種子品質分子鑒定與功能標記開發(fā)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 | 匡猛 | 通過 | ||
76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20 | 多重實時熒光定量PCR快速鑒定及創(chuàng)制多基因聚合抗蟲耐除草劑玉米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 | 李圣彥 | 通過 | ||
77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22 | LTA1基因調控水稻分蘗角度的分子機制研究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 | 馮躍 | 通過 | ||
78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23 | 普通野生稻適應氣候變化重要基因發(fā)掘與全基因組遺傳網絡解析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 | 鄭曉明 | 通過 | ||
79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61 | 植烷酰輔酶a雙加氧酶基因OsPAHX5參與調控稻米直鏈淀粉含量的作用機理研究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 | 張鵬 | 通過 | ||
80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07 | 文昌雞腸道微生物培養(yǎng)組學及抗細菌感染合成微生物組構建研究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胡永飛 | 通過 | ||
81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67 | 海南草地貪夜蛾腸道微生物調控其抗藥性產生機制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郭韶堃 | 通過 | ||
82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69 | 褪黑素調控紅肉火龍果采后保鮮的機理研究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王琳 | 通過 | ||
83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76 | RNA修飾在大豆和海南省根瘤菌匹配性中的機制研究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李冰 | 通過 | ||
8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78 | 黃瓜耐高溫脅迫基因的定位及功能分析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趙劍宇 | 通過 | ||
86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81 | 稻種資源田間抗旱基因的高效發(fā)掘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劉偉 | 通過 | ||
87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83 | 綠色氮高效玉米品種節(jié)氮增產的生物學機制 | 8 | 三亞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李強 | 通過 | ||
91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73 | 一株耐鹽生防菌的豇豆枯萎病菌抗病能力評估及其微生態(tài)抗病機制研究 | 8 | 三亞市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院 | 吳小燕 | 通過 | ||
92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11 | 三亞市海南黃花梨遺傳多樣性研究 | 8 | 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 | 劉子嘉 | 通過 | ||
9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59 | 夏季填閑綠肥田菁對海南菜稻輪作農田磷的減排與增效情況研究 | 8 | 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 | 鄭繼成 | 通過 | ||
110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65 | 崖州灣區(qū)水稻對重金屬的吸收積累特征及生物阻控研究 | 8 | 三亞南京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徐莉 | 通過 | ||
11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18 | 野生大豆高蛋白優(yōu)異等位變異的挖掘、互作分析及育種利用 | 8 | 三亞南京農業(yè)大學研究院 | 王吳彬 | 通過 | ||
124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57 | 玉米側根發(fā)育缺陷突變體zmlrd2的基因克隆與功能解析 | 8 | 河南大學三亞研究院 | 胡筑兵 | 通過 | ||
125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65 | ZmFT9-2調控玉米開花期與光周期反應的分子機制研究 | 8 | 河南大學三亞研究院 | 李知 | 通過 | ||
126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72 | 大豆胚乳發(fā)育的調控機制及其對種子其他性狀的影響 | 8 | 河南大學三亞研究院 | 陳敏 | 通過 | ||
127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62 | 基因編輯技術介導的內源基因轉錄激活系統(tǒng)的構建及南繁種業(yè)的種質創(chuàng)制 | 8 |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 | 栗戰(zhàn)帥 | 通過 | ||
128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69 | 甘蔗鐮刀菌胞泌復合物組分SEC3對其附著孢形成的調控機制研究 | 8 |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 | 暴怡雪 | 通過 | ||
132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19 | 改進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對熱帶海洋牧場魚類小目標的識別方法研究 | 8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崖州灣創(chuàng)新研究院 | 朱曉龍 | 通過 | ||
133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29 | 熱加工過程中琴文蛤蛋白質變化機制研究 | 8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崖州灣創(chuàng)新研究院 | 商文慧 | 通過 | ||
135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72 | 不同鹽度影響多紋錢蝶魚生長及滲透壓相關基因的表達 | 8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崖州灣創(chuàng)新研究院 | 侯興蓉 | 通過 | ||
146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86 | 精確編輯五指山小型豬線粒體基因MT-TE培育線粒體腦肌病模型豬 | 8 | 三亞豬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研究院 | 陳方兵 | 材料缺漏 | 承諾與推薦意見表中缺申報單位蓋章 | |
149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50 | OsGH基因調控水稻高光適應的分子機制 | 8 | 河南大學三亞研究院 | 徐秀美 | 材料缺漏 | 承諾與推薦意見表中缺合作單位蓋章 | |
150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85 | 大豆根際微生物功能及菌群合成研究 | 8 | 河南大學三亞研究院 | 王衛(wèi)中 | 材料缺漏 | 需上傳簽字蓋章的承諾與推薦意見表 | |
153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052 | 水稻品種基因組同質性分析方法及其平臺開發(fā) | 8 | 海南浙江大學研究院 | 沈恩惠 | 材料缺漏 | 缺單位管理員上傳的單位推薦函 | |
155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15 | 不同水稻生態(tài)型基因組的馴化歷史和適應特征 | 8 | 海南浙江大學研究院 | 王學強 | 材料缺漏 | 缺單位管理員上傳的單位推薦函 | |
163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52 | 生長素及其合成基因YUC6在提高菜心花粉耐熱性中的作用研究 | 8 | 海南浙江大學研究院 | 劉丹丹 | 材料缺漏 | 中級以下(含中級)職稱的申請人,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同行專家出具推薦意見;缺單位管理員上傳的單位推薦函 | |
166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67 | 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chuàng)制水稻氮、磷養(yǎng)分高效新種質 | 8 | 海南浙江大學研究院 | 劉溢健 | 材料缺漏 | 中級以下(含中級)職稱的申請人,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同行專家出具推薦意見;缺單位管理員上傳的單位推薦函 | |
167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71 | MiHY5介導藍光促進杧果果肉類胡蘿卜素合成的分子機制 | 8 | 海南浙江大學研究院 | 潘辰 | 材料缺漏 | 中級以下(含中級)職稱的申請人,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同行專家出具推薦意見;缺單位管理員上傳的單位推薦函 | |
172 | 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項目 | SQ2021ZRLH0183 | 一個秈稻雜種夭亡基因HED2的精細定位與候選基因分析 | 8 | 海南浙江大學研究院 | 宋婧含 | 材料缺漏 | 中級以下(含中級)職稱的申請人,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同行專家出具推薦意見;缺單位管理員上傳的單位推薦函 |
(來源:海南省科學技術廳)
原文鏈接:http://dost.hainan.gov.cn/xxgk/xxgkzl/xxgkml/202203/t20220324_3160484.html
![](http://unionsn.com/skin/new/image/lazy.gif)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lián)系news@foodmate.net。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