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奶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基于全轉錄組學分析,建立了黃曲霉毒素M1(AFM1)和赭曲霉毒素A(OTA)發(fā)揮腸道免疫抑制作用的競爭性內源RNA網絡,并揭示AFM1和OTA誘導免疫抑制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整體環(huán)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腸道在人體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腸道屏障是阻擋食物污染物的第一道屏障。目前,利用全轉錄組進行霉菌毒素腸道毒性分析主要集中于物理屏障,且大多數研究止步于生物信息分析上,對于霉菌毒素的腸道免疫毒性的相關研究仍較為缺乏。
研究人員分別對暴露于單獨AFM1、單獨OTA以及AFM1和OTA組合的小鼠空腸進行了全轉錄組學研究,并在分化的Caco-2細胞模型中進行了功能驗證。結果表明,單獨及混合的AFM1和OTA可抑制腸道組織中促炎因子表達,對細胞之間的轉移和轉導過程產生負面影響,并通過抑制TAK1/IKK/IκBα/p65 NF-κB磷酸化發(fā)揮腸道免疫抑制,從而破壞腸道屏障功能。該研究為評估AFM1和OTA風險,挖掘其發(fā)揮腸道毒性的作用靶標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高亞男為文章第一作者,鄭楠研究員為文章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115400/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