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訊 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2023年上半年,東盟繼續(xù)保持著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雙邊貿易總值3.08萬億元,同比增長5.4%。
在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持續(xù)升溫的良好貿易趨勢中,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yè)也將目光投向東南亞這片廣闊的市場上。那么,食品出口東南亞國家要如何踏出第一步?東南亞國家針對食品進口制定了怎樣的制度要求?
接下來,食品伙伴網(wǎng)將會給大家分享出口食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出口國家,也就是我國是否獲得了目標國家的準入資質。
一
出口國家是否獲得了準入資質
東南亞國家一般不會對預包裝加工食品制定禁止進口限制,會對動物及動物源產品、植物和植物源產品制定出口國家準入資質,例如,菲律賓對肉及肉制品、植物性食品實施國家準入管理,制定了允許向菲律賓出口相應產品的國家名單;越南對用作食品的陸生動物產品、水生動物產品及植物產品制定了允許向越南出口的國家準入名單;泰國制定了允許向泰國出口肉及肉制品的國家名單。
出口國家準入資質往往和兩個國家的貿易協(xié)定有關系,所以在進行出口國家準入資質判定時,也不能單單依靠進口國家制定的準入資質要求,還需要綜合考慮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協(xié)定以及其他的政策要求。
二
企業(yè)資質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進口產品獲得了東南亞國家的市場準入資格,也不代表著該國該類產品的所有企業(yè)都能夠出口。
企業(yè)資質在進口食品中也是關鍵因素。部分東南亞國家會對進口產品的生產企業(yè)資質提出要求,在進口企業(yè)/進口商通過注冊或備案后才賦予其進口產品的權利。例如,在菲律賓要求首次進口的進口商必須具備運營許可(License to Operate,簡稱 LTO),通過向相關部門申請獲得LTO的進口商才具備進口資格;越南要求食品進口商必須先在相關部門登記,后申辦食品衛(wèi)生安全合格企業(yè)證書(Certificate of Food Safety Coniditions),確保其具備良好生產資質后才可開展對應的食品業(yè)務;泰國要求進口商申請進口許可證,在進口商通過存儲地點檢驗查驗合格后繳納進口許可證的費用,頒發(fā)進口許可證。
三
產品注冊要求
是不是在獲得了國家市場準入,滿足企業(yè)資質要求后,產品能順利無憂踏出腳步邁向出口的旅程了呢?非也。在跨過國家和企業(yè)層面的門檻后,產品本身也必須通過認證和檢驗。
產品注冊要求是東南亞各國進口食品中最普遍存在、也是最重要的準入條件,幾乎所有東南亞國家都要求進口產品進行產品注冊。例如,菲律賓要求所有加工食品必須在進口前獲得產品注冊證書(Certificate of Product Registration,簡稱 CPR),獲得CPR的產品才能正式進入菲律賓市場;柬埔寨要求加工食品在進口前于柬埔寨標準局進行產品注冊登記,獲得產品注冊標志后才可進入市場;越南要求所有預包裝食品上市前都必須申辦越南食品安全局簽發(fā)的食品產品合格證書(食品安全自我聲明),產品符合檢驗檢疫標準后才可以在越南市場銷售;泰國要求食品在進口前進行產品備案。
四
特殊注冊要求
此外,在進口食品準入條件中,還需要考慮到是否涉及宗教信仰等特殊情況。部分東南亞國家會強制要求產品進行清真認證,例如國教為伊斯蘭教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便要求進口食品均應進行清真認證。
以上為東南亞各國對進口食品準入的一般要求。大部分國家均制定了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準入要求,涉及國家層面準入、企業(yè)資質要求、產品注冊以及特殊食品具體要求等。
出口企業(yè)應根據(jù)目標國家的準入要求提前做足做好準入前的各項工作,食品出口需要符合目標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這樣出口企業(yè)才能確保產品的出口合規(guī)。如果您有對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相關咨詢服務需求,歡迎和我們聯(lián)系。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