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圣保羅州坎皮納斯市(Campinas, São Paulo)多家餐館受“芭比風”(barbiecore)影響推出粉色新菜品。專家警告稱,這些食物中使用的多為合成色素,過量食用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巴西“G1”網(wǎng)站7月23日報道,由瑪格特·羅比(Margot Robbie)主演的真人版電影《芭比》(Barbie)20日在巴西首映,引起了一股以粉色為核心的新潮流——“芭比風”。這種艷麗的顏色從玩具芭比娃娃蔓延到衣服、配飾甚至垃圾袋等物品后,又擴散到了食物領域。
從蛋糕和糖果,到木薯粉、壽司和寵物餅干,“芭比風”出現(xiàn)在坎皮納斯市多家餐廳的菜單,其中大多數(shù)菜品使用的粉色色素均為人工合成。坎皮納斯州立大學應用科學學院(FCA/Unicamp)營養(yǎng)學教授毛里西奧·羅斯塔尼奧(Maurício Rostagno)指出,這種情況十分令人擔憂:“不僅過量食用這些粉色色素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頻繁接觸高于安全水平的人工合成色素也可能致人患上嚴重疾病。”這位教授表示,有研究指出,合成色素對人體可能有致癌作用,且過量食用或長期接觸有可能造成腦部神經(jīng)損傷,患上多動癥等疾病。
目前,巴西餐館中最常用于食物的粉色合成色素是赤蘚紅。羅斯塔尼奧稱:“赤蘚紅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也就是說,一位體重60公斤的食客每天攝入量只要不超過6毫克,應該就不會出現(xiàn)健康問題。但6毫克的赤蘚紅非常少,在自制食品中很容易過量。”
為了避免損害健康,羅斯塔尼奧建議制作彩色食物時使用天然色素。天然色素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獲得,而且除了更加健康的優(yōu)點外,這種材料還不會像合成色素那樣影響或污染環(huán)境。
羅斯塔尼奧舉例稱:“胭脂蟲紅就是一種由昆蟲產(chǎn)生的天然色素,已經(jīng)在化妝品等多個行業(yè)中大量應用,是一個不錯的(粉色染色)替代選擇。另外還有葡萄皮紅色素、嘉寶果(jabuticaba)花青素等。”
不過,用天然色素取代合成色素并不容易,因為天然色素不夠穩(wěn)定,很容易褪色,而合成色素僅需少量使用就可以獲得較穩(wěn)固的染色效果。但與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對人體更加安全,且在食物中的允許使用量也更高。
![](http://unionsn.com/file/image/newsad20210415.jpg)